那一刻,我看见女儿爱上华文

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,我望着女儿小雨的华文作业本,心中满是忧虑。又是一个红色的”C5″,这已经是她这学期第三次拿到这样的成绩了。

“妈妈,我讨厌华文。”小雨嘟着嘴,把作业本推得老远,”这些字好难写,课文也看不懂。”

作为在新加坡长大的孩子,小雨的英文说得比华文流利得多。看着她对华文日渐失去兴趣,我这个做母亲的,心里既着急又无奈。

直到那个周末,我们偶然经过Sinobus的学习中心。

“妈妈,你看!那里有好多人穿着汉服拍照!”小雨突然指着橱窗叫道。

原来,Sinobus正在举办”华文文化体验日”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们走了进去。

接待我们的李老师温暖可亲,她蹲下来对小雨说:”小朋友,想不想用毛笔写自己的名字?老师可以教你哦。”

那一刻,我看见小雨的眼睛亮了起来。

李老师手把手教小雨握笔,蘸墨,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写下”陈雨欣”三个字。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以这种优雅的方式呈现时,小雨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。

“老师,我可以再写一次吗?”

就这样,一个小时的体验课变成了两个小时的沉浸式学习。李老师不仅教写字,还讲述了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:”‘雨’字就像天空落下的水滴,’欣’字代表着开心和喜悦…”

回家的路上,小雨一直兴奋地说个不停:”妈妈,原来汉字这么有趣!每个字都像一幅画!”

第二天,我们正式报名了Sinobus的课程。

令我惊讶的是,这里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。小雨的任课老师王老师不仅有十年的教学经验,更懂得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。

第一堂课,王老师没有直接教课文,而是带来了一套成语卡牌。”我们来玩’成语接龙’游戏好不好?”她笑着对小雨说。

通过游戏,小雨不知不觉就学会了”画龙点睛”、”守株待兔”等成语,还听老师讲述了这些成语背后的典故。

更让我感动的是,王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。发现小雨喜欢唱歌,她就用歌曲的方式教古诗;知道小雨爱画画,她就让小雨用图画来理解课文。

一个月后的家长开放日,我再次走进Sinobus教室。这一次,我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。

小雨正自信地站在教室前,用流利的华文介绍着中国传统节日。”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,这是为了纪念屈原…”她不仅发音标准,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。

下课后,王老师微笑着对我说:”雨欣妈妈,小雨这一个月进步很大。她不仅成绩提高了,更重要的是,她找到了学习华文的乐趣。”

看着女儿在教室里和其他孩子一起快乐地学习书法,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。曾几何时,华文课是她最讨厌的科目,现在却成了她每周最期待的时光。

回家的路上,小雨拉着我的手说:”妈妈,我以后要当华文老师,像王老师一样,让更多的小朋友爱上华文!”

雨停了,天边出现一道彩虹。就像小雨的华文学习之路,经历过风雨,终于见到了美丽的彩虹。

如今,小雨的华文成绩稳定在A2,更重要的是,她真正爱上了这门语言。她会主动阅读华文书籍,用华文写日记,甚至开始教我说华文。

感谢Sinobus,不仅教会了孩子华文,更让她找到了文化的根,建立了属于华人的文化自信。

每个周末,看着女儿兴高采烈地去上华文课的背影,我知道,我们做出的这个选择,将会影响她的一生。

Sinobus华文补习

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

在文化中成长